北京怀柔区:投资不能看后视镜
作者:来源:阅读次数:0发表日期:2015-11-20
在投资市场,不仅证券市场,尤其在期货市场,交易者最容易犯下的错误就是对过去价格的依赖症,在判断行情走势中由于经常看“后视镜”,导致对行情的走势形成以价格定位为主导的投资误区,从而影响错过行情甚至做错行情,影响了投资业绩。
举近期商品期货市场的实战案例,进入2010年1月份之后,经过几天短暂的持续上涨之后,伴随着沸腾的人气,市场在狂热中走向牛市行情的阶段性顶点。宏观面,伴随着全球紧缩政策的预测,以及美元持续升值的压力,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纷纷出现了久违的大跌走势,尤其进入1月份以来,商品市场与股市联动下跌的态势越发明显,1月7日是本轮商品市场的强弱分水岭,当天从大幅度高开高走到盘中逆转迅速暴跌,午盘后市场恐慌的情绪略微安抚之后,价格重新回升,但是截至收盘,大多数商品以长阴收报奠定了中级趋势拐点的出现。
之后,在商品期货市场,投资者如果开始错过做空的高点位置附近,那至少在本周应该可以在有色金属或天然橡胶上,在确认阶段性转势之后,而采取放空的交易策略,从而获得不错的空头利润。然而事实上,能够在本周愿意跟随趋势选择大举抛空的交易者毕竟是少数,推动盘面下跌的动能依然是多头的止损盘,不少投资者不但不选择做空,相反继续采取逢低买入的策略,比如周二一度在锌价跌破20000元大关之后而大举买入的交易者很明显体现在持仓排行榜上,勉强推动锌价回升至20000元附近收盘,然而周三至周五的暴跌行情,使得周二抄底的资金陷入被动中。同样,在周四周五,积极加仓做多沪胶期货的交易者也不在少数,甚至都是前期涨势中一直坚持做多获得丰厚回报的交易者。
那么,如何把握分析在这种阶段性空头市场中勇于逆势做多的交易者的心理?主要基于交易者对目前从高位滑落的商品价格有一个误区认识,本能上就对比过去一段时间的价格,认为目前的价格已经回调了足够大的幅度,主观认为商品价格持续下行的空间在连续大跌后已经逐渐失去,此时是不会采取顺势抛空的策略,相反则更愿意采取不断逢低买入的投资策略,但是事实上在商品期货,对于价格的定位是没有一个绝对科学与理性计算公式。
拿天然橡胶来讲,1月份最高冲到26000多元的价格难道就是合理的吗?还是会一直认为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胶价一度跌到8000多元就不合理?交易者对于价格通过后视镜观察之后,往往会形成心理上对价格定位过于敏感的误区,认为跌到哪里哪里一定会止跌,或者涨到哪里哪里则一定会回调等等。由于保证金高杠杆的存在,在商品期货投资,我们能够做到就是紧紧跟随市场在一段时间的强弱变化从而作出更有利顺应目前市场阶段性趋势的方向选择,对于价格的理解则更应该处于从属位置。
如需了解更多请致电信达总部热线0571-2813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