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古冶区期货培训之中国期货市场起步
作者:来源:阅读次数:0发表日期:2015-12-03
河北唐山古冶区有不少投资者开始关注期货。在参与期货交易之前,当然需要学习些相关的基础知识。今天信达期货就和大家说说中国期货市场的起步。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进人改革开放的时代。1978年,经济休制改革逐步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人民公社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随着改革逐步深化,市场价格体制和流通体制的全面改革,不仅农产品价格出现较大的波动,使农业生产出现大起大落,价格上涨与卖粮难问题此消彼长,而且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都要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沟通产销、规避生产经营风险的需求逐渐显现,市场化程度愈高愈显迫切。如何既推进改革,又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为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批学者开始思考并提出在中国建立期货市场的问题。1988年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体改委、商业部等部门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组织力量开始进行期货市场研究,并成立了期货市场研究小组,考察期货市场的历史和现状,积累有关期货市场的理论知识。在1988年到1990年的近3年时间里,为屮国建立期货市场做了先期的理论准备和可行性研究。
1990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市场正式开业,标志着新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诞生。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积极作用和示范效应很快显现出来, 全国各地纷纷仿效,积极创办期货交易所。
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宣告成立,于1992年1月18日正式开业,并于当年10月推出了我国第一个标准期货合约——特级铝期货合约;1992年5月上海金属交易所成立,并于1993年3月推出一号铜标准合约;1992年10月天津钢铁炉料交易市场成 立;1992年9月广东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成为中国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1992年年底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开业。1993年5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完成了由远期合约和现货批发向电子化集中交易的过渡,并更名为郑州商品交易所,我国期货市场初具雏形。
但是在经济过热,尤其是利益驱动之下,各地的期货交易所纷纷成立,开始交易各式各样的产品。至1993年年底,国内各类期货交易所达50多家,而此时国际上的期货交易所还不到100家。国内的期货经纪机构也已近千家。期货交易上市品种为七大类50多个。由于缺乏统一管理,期货市场陷入盲目发展格局。针对这一情况,从1993年开始,政府有关部 门对期货市场开始进行全面的治理整顿。
如需了解更多,可以拨打信达期货总部电话0571-2813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