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口区铜期货开户
作者:来源:阅读次数:0发表日期:2015-11-18
作为上海最发达的区域之一,上海虹口地区的金属铜需求巨大,贸易发达,许多电器电缆企业需要铜作为原材料。作为一个大宗商品,铜的价格波动剧烈,价格风险凸显,影响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迫切需要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如果乐清柳市的企业需要套期保值,需要到我公司办理法人期货账户。办理法人期货账户所需资料如下:
1. 《企业法人营业热照》以及《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原件以及复印件;
2. 《税务登记证》原件以及复印件;
3. 开户代理人身份证原件以及复印件;
4. 法定代表人、指令下达人、资金调拨人、结算单确认人身份证复印件(新版身份证须复印正反两面);
5. 非法定代表人本人签署合同,需要提供由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
6. 企业银行账号作为期货结算账户(银行账户必须是工行、农行、建行、交行或者中行),提供银行结算账户开户证明复印件。
注:所有复印件均加盖公章
携带以上资料,到我公司即可办理法人期货账户,参与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业务。
下面信达期货就简要的介绍一下金属铜期货相关知识点:
1.铜的基础知识
(1)铜的自然属性。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古老金属之一,早在 3000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铜。
自然界中的铜分为自然铜、氧化铜和硫化铜。自然铜及氧化铜的储量少,现在世界上80%以上的铜是从硫化铜矿精炼出来的,这种矿石含铜量极低,一般在2%~3%。
金属铜,元素符号Cu,原子量 63.54,比重8. 92,熔点10831。纯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铜具有许多可贵的物现化学特性,例如其热导率和电导率都很高,化学稳定性强,抗张强度大, 易熔接,具抗蚀性、可塑性、延展性。纯铜可拉成很细的铜丝,制成很薄的铜箔i。能与锌、锡、铅、锰、钴、镍、铝、铁等金属形成合金,形成的合金主要分成三类:黄铜是铜锌合金,青铜是铜锡合金,白铜是铜钴镍合金。
铜冶金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至今铜的冶炼仍以火法冶炼为主,其产量约占世界铜总产量的85%,现代湿法冶炼的技术正在逐步推广,预计不久的将來可达总产量的20%,湿法冶炼的推出使铜的冶炼成本大大降低。
(2)铜的主要用途。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 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铜在电气、电子工业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大,占总消费量的一半以上。用于各种电缆和导线、电机和变压器的绕阻、幵关以及印刷线路板等。在机械和运输车辆制造中,用于制造工业阀门和配件、仪表、 滑动轴承、模具、热交换器和泵等。在化学工业中广泛用于制造真空器、蒸馏锅、酿造锅等。在国防工业中用以制造子弹、炮弹、枪炮零件等,如每生产100万发子弹,需用铜13~14吨。
2.铜的产量
(1)国际市场。铜的主要产地从地区分布看,全球铜蕴藏最丰富的地区共有五个:南美洲秘鲁和智利境内的安第斯山脉西麓;美国西部的落基山和大坪谷地区;非洲的刚果和赞比亚;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加章大东部和中部。从国家分布看,世界铜资源主要集中在智利、美国、赞比亚、哈萨克斯识和秘鲁等国。智利是世界上铜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铜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 /4。美国、日本是主要的精炼铜生产国。赞比亚和扎伊尔是非洲中部的主要产铜国, 其生产的铜全部用于出口。德国和比利时是利用进口铜精矿和粗铜冶炼精铜的生产国。此外,加拿大、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 波兰、前南斯拉夫等也均是重要的产铜国。
人类炼铜的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由于炼铜方法原始,铜的产量一直很低,17世纪出现现代炼铜法后,铜产量才有明显増加。 1928年,世界精铜产量为167万吨。笫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冶炼工 业发展较快,1950年全世界精铜产量只有315万吨,1992年已达到1100万吨。不同年代的生产发展速度不同,20纪50年代铜生产发展速度为年均递增4. 7%,60年代年均增速为4. 2%,70年代则为2. 07%,80年代进一步降为1.5%,90年代初、中期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和较高铜价的刺激,铜的产量大幅增长。
2000年全世界年产铜达1468万吨,主要生产国和地区的产量分別为:智利262.8万吨,美国173.2万吨,日本145.5万吨,中国 133万吨,欧洲238万吨。
(2)国内市场。我国虽然铜资源贫乏,但却是世界主要的精炼铜生产国之一,2000年铜产量达133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 9.09%。目前铜生产地集中在华东地区,该地区铜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1.8%,其中安徽、江西两省产量约占35%。
3.铜的消费
(1)国际。2000年全球消费铜约1488.5万吨,铜的消费集中在发达工业国家,美国是最大的铜消费国,2000年消费292. 3万吨, 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1/5,其次是中国175万吨,日本132.7万吨, 欧洲438. 5万吨。
从行业看,消费铜最多的在20世纪80年代是电气工业部门, 90年代是建筑业。据统计,美国、日本和两欧国家80年代中期的精锏消费中,电气工业占47.8%,机械制造业占23.8%,建筑业占15.8%,运输业占8.8%,其他占8%。90年代后,两方国家铜消费的行业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美国为例,1998年铜消费中,建筑业占41.4%,电气电子产品占26.0%,运输设备占12.4%,机械制造占11.2%,其他占9.0%。
(2)我国国内。从地区分布看,我国铜的主要消费地在华东和华南地区,二者消费量约占全国消费总量的70%。从行业分布看,铜消费最大的行业是电子电气行业,建筑业、 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也消耗大量的铜。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电气行业与机械制造业消费的铜占总消费的比例明显高于发达国家,而建筑业及交通运输业消费铜所占的比例却又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4.铜的进出口
世界主要铜出口国:
(1)智利:世界上最大的铜出口国,生产的铜矿石和铜绝大部分出口,主要输往美国、英国、日本等;
(2)赞比亚:输往欧盟、美国、日本等国,也有部分输往中国;
(3)秘鲁:已探明储量居世界第四位,年开采量占世界第七位,出口量居世界第五位,产品主要输往美国、日本等国;
(4)扎伊尔:所产铜矿石大部分出口,主要输往西欧、日本和美国;
(5)澳大利亚:其产量的1/4出口;
(6)加拿大:是发达国家铜出口最多的国家,出口量占生产量的70%左右。
世界主要铜进口国:美国、日本、欧盟、中国。
我国是个铜资源短缺的国家,精炼铜的原料自给率只有40%, 每年均需进口大量的铜精矿。铜的进口构成中,原料进口占的比重较大,电解铜的进口增长幅度大于半成品(铜杆、铜管等)的进口增长幅度。出门则相反,铜的出口量很少,且主要以半成品、加工品为主。随着出口关税的逐步降低,近年来铜的出口量较20世纪90 年代初、中期有一定的增加。
5.铜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
(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波动的根本因素。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当某一商品出现供大于求时,其价格下跌,反之则上扬。同时价格反过来又会影响供求,即当价格上涨时,供应会增加而需求减少, 反之就会出现需求上升而供给减少,因此价格和供求互为影响。
体现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库存,铜的库存分报告库存和非报告库存。
报告库存又称“显性库存” (visible stocks或apparent storks ), 是指交易所库存,目前世界上比较有影响的进行铜期货交易的交易所有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纽约商品交易所的COMEX分支和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三个交易所均定期公布指定仓库库存。
非报告库存,又称“隐性库存” (invisible stocks),指全球范围 内的生产商、贸易商和消费商手中持有的库存。由于这些库存不会定期对外公布,因此难以统计,故一般都以交易所库存来衡量。近年來,在社会总库存中,消费商库存的比例下降,交易所库存的比例上升。所以在分析库存水平时,一定要考虑到这种趋势。
(2)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需求量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经济增长时,铜需求增加从而带动铜价上升, 经济萧条时,铜需求萎缩从而促使铜价下跌。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进入新一轮经济疲软期,铜价由1989年的2969美 元/吨回落至1993年的1995美元/吨;1994年开始,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开始复苏,对铜的需求有所增加,铜价也开始攀升;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爆发,整个亚洲地区(中国除外)用铜量总剧下跌, 导致铜价连续下跌至20年來最低点;相反,1999年下半年亚洲地区经济出现好转,铜价又逐步回升。
在分析宏观经济时,有两个指标是很重要的,一是经济增长率, 二是工业生产増长率。
(3)我国进出口政策、关税。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在铜进出口方面一立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因而当国内铜价高于国际铜 时,贸易商的进口将缩小两个市场的价差;反之则不然。随着国家逐步取消出口关税,铜基本可以自由进出口,从而使国内铜价互为影响。
(4)用铜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消费量是影响铜价的直接因素,而用铜行业的发展则是影响消费量的重要因素。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的精铜消费中,电气工业所占比重最大,中国也不例外。而进入90年代后,国外在建筑行业中管道用铜增幅巨大,成为国外铜消费最大的行业,美国的住房开工率也就成了影响铜价的因素之一。1994~1995年铜价的上涨,原因之 一来自于建筑业的发展。而在汽车行业,制造商正在倡导用铝代替铜以降低车重从而减少该行业的用铜量。此外,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铜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拓宽,铜在医学、生物、超导及环保等领域已开始发挥作用。最近,IBM公司已采用铜代替硅芯片中的铝, 这标志着铜在半导体技术应用方面的最新突破。
(5)铜的生产成本。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冶炼法的采用,铜的生产成本不断下降。目前,国际上火法炼铜平均成木为1400~1600美元/吨,湿法炼铜成本为800~900美元/吨。使用湿法炼铜的总产量迅速增加,2000年所占比重已达20%。
(6)国际对冲基金及其他投机资金的交易方向。基金业的历史虽然很低,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得到蓬勃的发展,与此同时, 基金参与商品期货交易的积度也大幅度提高。从最近10年市场中铜的价格演变来看,基金在1994~1995年、1996年上半年至1997年上半年铜价的飙升中和在1998~1999年铜价的暴跌中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基金有大有小,操作手法也相差很大。一般而言,基金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宏观基金(Macro Funrl ),如套利基金,它们的规模较大,少则几十亿美元,多则上百亿美元,主要进行战略性长线投资;另一类是短线基金,这是由CTA ( 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 所管理的基金,规模较小,一般在几千万美元左右,靠技术分析进行短线操作,所以又称技术性基金。
根据200年年初FDF Man经纪公司的一份调查,目前CTA管理的资产约为400亿美元,其中10%,即约合39亿美元投资于金属期货市场。而在这39亿美元中,用于LME期货合约买卖的大约为23亿美元。
尽管由于基金的参与,铜价的涨跌都可能出现过度,但价格的总体趋势是不会违背基本面的,从COMEX的铜价与非商业件头寸 (普遍被认为是基金的投机头寸)变化来看,铜价的涨跌与基金的头寸之间有非常好的相关性。而由于基金对宏观基本面的理解更为深刻并具有“先知先觉”的作用,所以了解基金的动向也是把握行情的关键。
(7)相关商品如石油的价格波动也会对铜价产生影响。原油和铜都是国际性的重要工业原材料,它们需求的旺盛与否最能反映经济的好坏,所以从长期看,油价和铜价的高低与经济发展的快慢有紧密的相关性。正因为原油和铜都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因此就出现了铜价与油价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但这只是趋势上的一致,短期看,原油价格与铜价的正相关性并不十分突出。
油价的回升应该是与铜价的上扬是一致的,因为都是经济见底回升所带动的。但如果油价上涨到一定的水平后,大家关心的不是经济复苏,而是担心油价的飙升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甚至导致经济衰返,从而导致需求的总体下降(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对铜的需求),这时油价的上扬反而成了铜市场的利空因素。
总的来说,长期看铜价与油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尤其是经济刚刚启动或刚刚见顶回落时可能最为明显。要着重指出的是,这种相关性是中长期意义上的,应该从经济周期的角度上去现解。短期看,原油价格的涨跌与铜价的起落没有严格的关联性。宏观经济的好坏才是影响到铜未来需求的最根本因素,而油价只是影响未来经济的众多因素之一。
(8)汇率。国际上铜的交易一般以美元标价,而目前国际上几种主要货币均实行浮动汇率制。随着1999年1月1日欧元的正式启动,国际外汇市场形成美元、欧元和日元三足鼎立之势。回顾整个20世纪90年代,在欧元启动前,美元4日元的比价是外汇市场的焦点,而自l欧元诞生后,美元与欧元的汇率成为外汇市场的中心。
由于这三种货币之间的比价经常发生较大变动,以美元标价的国际铜价也会受到汇率的影响,这一点可以从1994~1995年美元兑日元的暴跌和1999~2000年欧元的持续疲软中反映出来。
根据以往的经验,日元和欧元汇率的变化会影响铜价短期内的一些波动,但不会改变铜市场的大趋势。汇率对铜价有一定的影响, 但决定铜价止势的根本因素是铜的供求关系,汇率因素不能改变铜市场的基本格局,而只是在涨跌幅度上可能产生影响。
如果您对信达期货开户方面的事项还不完全了解,可以拨打总部咨询电话0571-28132711
- 上一篇:上海市奉贤区锌期货开户
- 下一篇:上海市闸北区橡胶期货开户